Indian buffalo God
with Egyptian and Greek style fans, Persian beads etc. was active in ancient
China
所见两种刻画了印度牛魔王的文物
The buffalo monster king in "journey to the west" which is one of four greatest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is an Indian god, proved by Mr. Yulizi in this article
所见两种刻画了印度牛魔王的文物
The buffalo monster king in "journey to the west" which is one of four greatest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is an Indian god, proved by Mr. Yulizi in this article
羽离子 撰 by Yulizi (QIAN Jian)
The Indian buffalo god was active in the great writer Wu Chengen's novel
in Ming Dynasty of China. Within the mandala universe and its mythology, the
buffalo god with interesting images taking the ancient Egyptian and Greek style
fans and Persian gemmed beads and so on appeared on some Tibetan golden
bottles as well; kalavinkas and other elves are surrounding him. These relics
are enough to change the earlier judgments of a number of Chinese scholars.
拉萨的布达拉宫藏有一件反映了古印度的曼怛拉世界体系及其神话故事的十九世纪的鎏金瓶。另外,其技术风格也显示很可能是印度工匠或是向之学习的藏人工匠所制。瓶顶的金莲花是可以展开的。其花瓣开放后,里面端坐的水牛头的神魔——用牛魔王称之更简洁些,就显现了出来。它的双足踩在一群神鸟的背上;足前还或蹲或匍着几个小神怪。想必它们都是古印度神话中会飞翔的迦陵频伽及其化身。《西游记》里的牛魔王之所以能腾空飞行,想是有所本的。
这个大牛魔王,在佛教密宗里他是大威德怖畏金刚,似乎有十双左右的手,各握不同的法器,如金刚锥、转经筒、扇子、匕首、月牙杵、法绳、摩尼珠、杯盏、壶罐什么的;都是些有很大法力的宝器。有趣的是,牛魔王左上方的手所握举的是一把其制普遍流行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等地的扇子。其扇与中国自中古起即有实物可见之扇子的形状完全不同,而是扇柄在一侧,像一把中国式的大菜刀;在古代曾被胡人带来过中国。松握其柄于手心而轻摇后转动它,可煽起凉风。风量比中国扇子煽起的小但手不必来回活动而可省力。不过在《西游记》里,牛魔王的此扇被描述成了更好看的中国古典式的芭蕉叶形状的扇子,而且被送给了自己的夫人铁扇公主以用。
牛魔王不在打仗时,就不必像《西游记》里所描述的临战状态地戴盔披甲。但《西游记》里所记的其它情况还是与此牛魔王很相似:“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睹此鎏金牛魔王,可证其威风,并如闻其声。
牛魔王头顶上的是至高无上的面相高傲的佛,牛魔王只是他的坐骑之一吧。牛头两侧还各有人面像,说明此牛魔王可以变相;变化成人物之形,易如反掌。国内一些研究《西游记》的专家未能发掘牛魔王在古印度文化里真实存在的证据,而误以为牛魔王正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五卷所记载的大唐玄奘曾经与之接触过的鸠摩罗王;还煞有介事地论证过“牛魔王”就是从“鸠摩罗王”变读而来。
此金莲花的每个花瓣里也都有上下两个莲花台。每个莲花台上都有一个踏坐的小牛魔王。只是这八个花瓣里的16个牛魔王都是各自只有一双胳膊,手持的也只有一件宝物。
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一座出自中国西藏的镀金的曼怛拉瓶,但其顶花里藏的是会舞蹈的佛而非牛魔王。
这里介绍的第二件关于牛魔王的文物是一位锡金画家于1700年至1710年间画的故事画《对抗恶魔的猴子》,今藏瑞士苏黎世的瑞特堡博物馆。
画左边两匹白马拉的战车里有三个牛魔、一个羊魔、一个熊魔、一个在战车最后面的左手举刀的黄衣妖怪和在战车另一边只露出大半个脸并伸出一手举着旗的妖怪。前面的牛魔和羊魔正在张弓搭箭,熊魔和黄衣鬼怪都高举长刀。中间的牛魔手持铁锤,想必和岳飞的儿子岳云手持的铁锤差不多。最后的牛魔被挡住,看不出拿的是什么武器;但看它张嘴吼叫的样子,也一定很勇敢。
而画右边的一队,竟然是一群猴子,大约有十只。只有冲在最前面的猴子戴冠冕,披挂衣服和束腰带。其余的没有这么好的装束;看来最前头的那位一定是猴王了。他们高举棍棒和树干而与乘着战车冲来的魔怪们对打。中间两三位猴子的头顶上有一个白色块,可能是某个猴子为猴王擎举的白羽扇。高高的羽扇是中国和印度的君王出行时的仪仗之一。也可能是身挂一串佛珠的猴子所托举的用以投掷的一大块白石。不过在放大图片后察看,挂佛珠的猴子更像是伸臂向上而双手合十以求天助。
一名敌人已经被猴王击倒在地;该魔怪的狼牙棒斧也被压在其自己的腿下。显然,武备精良和有战车冲锋的是进攻的一方,临时找棍棒和拔树以抵挡的只是自卫的一方,但无论老少,皆毫不畏惧。这与《西游记》里所描写的齐天大圣美猴王和他的“孩儿们”的情况如出一辙。
以上是关于牛魔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件文物。看来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尽管不能包知天下,书里叙事中有些纰漏;但毕竟还是不肯随便乱写的,而是尽可能地在述及名物时要有点依凭。吴先生一定遍读天下书,留心世上万物,知许多人所不知的情事,才能编织出那么多不同凡响、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来。 况且,吴承恩的挚友,为校《西游记》的嘉靖朝状元李春芳为廷臣日久,也见多识广;提供些谈资,补充些听闻,而为吴承恩的写作增广新奇,自然是很可能的事。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