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星期三

A seminar with sharp amazing views 一个观点犀利的讲座


一个观点犀利的讲座

 A seminar with sharp amazing views


来源:宋胜利的专栏、laoji爱读书等 



 

  

    人民大学教授、国务院国家新文化研究院成员及顾问赵海宁近期作了《洞观经济大势,透析金融大战》的系列讲座;都是关于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深层思考。以下内容为其讲座里19条观点中的部分节选。

关于经济形势——前十年是经济上的激进和政治上的保守。典型的邓小平思维:打左转向灯向右转。今后十年,将反其道而行之,即政治上强力改革,经济上维稳,以经济上的稳定来保证政治上的改革。经济上的保守对我们所有企业而言,只有一个信号:勒紧裤带过紧日子!
前三十年,当局是构建以竞争为基础的效率社会,突出发展主题。所以机会多于能力。不管有没有真本事,只要你敢,就能发财,闭着眼睛朝天上放枪,就会有鸟儿掉下来。但是从201311月以后,变了。商业机会为主导的窗口期逐渐关闭,大约到2016年底彻底关死。中国经济从找机会发财科兹纳型套利经济转为以发明创造为主导的熊比特型创新经济。所谓转型,转的就是这个型:从找商机,到创新业。德鲁克所说企业的根本使命就是创造顾客,指的就是这个。这个时候冒出来的企业和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前的房地产商和高利贷者,更多的是投机商。
创新,前提是毁灭。不破不立。比如马化腾的微信,直接毁灭和颠覆了自己的QQ,不自己颠覆,早晚会有人颠覆,还不如自己来。颠覆的本质,就是创造需求,而不是跟风性的满足已有的需求。这种颠覆式创新,在微信和苹果手机上表现得最典型。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现在,这样的发明创造、这样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出现。未来的世界,属于这些企业和企业家。
为什么说201311月以后这个时间概念,就是那个月,国投宣布不再给商业银行放贷了。这是中央信号。证明当局已经认定整个国民经济产能过剩、银行短期趋利不可救药:经济不行了。那个时候聪明的企业家立即转型了。比如李嘉诚。记住:是转型,不是转行。在本行业转型为新型公司,而不是放弃本行业去做别人的行业——别人的行业也在痛苦地转型啊。你想跨界,得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按经济规律考量,世界上所有国家,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90%都是错误的,违背经济规律的。
欧美经济界对中国近三十年经济模式的批评,就是指违背经济规律的、不可持续的,近乎疯狂的手段。30年的狂飙突进,埋下了后人难以解困的祸根。所以霍金先生判断说:中国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强行推进,200年必然毁灭地球。为什么?因为已经毁灭了中国的生存环境,接下来就是毁灭全世界。你看,这几年,中国努力把自己赖以发展的经济邪教推向全世界。所以世界为之恐慌。
 十三五要想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必须重新定义国家能力。重新定义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标准驾驭社会,具体内容呢,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私有财产保护机制,二是自由、各方面的自由,首先是经济的自由;第三,企业家精神,就是做企业的人必须认识到我们是给别人满足、让别人有所得,自己才获其利,而不是依靠审批权、靠卡别人而致富。
看吧,从现在开始计算,谁能活到2018年底,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关于房地产,现在,国民资产70%体现为房地产资源,老百姓不傻,十七大中央说允许公民拥有资产性收入,好嘛,买房子的买房子。放高利贷的放高利贷,百姓有了所谓资产性收入了,三十年终于有所积累了。行,老百姓手里有钱不是?财富流动性过剩了不是?到2017年底,那时候再看你的房产,全部归零,因为找不到买主了。于是,你百分之七十的资产,就被剥夺了,你也一下回到了解放前。这么说你会疑问:当局和老百姓有仇吗?不,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这样,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就是国家债务多了,国家就会受制于百姓,这怎么行。所以,国家是一定要消解百姓手里强大的资金流动性。你看,到了2018年,当局把百姓手里的资金流动性的70%直接干掉,因为这三十年,你的财富70%就是房产嘛,一个政策,归零。到时候,居者有其屋,你的资产,多是无法变现了,你卖给谁?没人买,就是废物,就是归零。
关于股市,怎么看?股市是百姓流动性资产的大约20%,这部分资产流动性,也是当局要干掉的。事实上已经基本干掉了。凡是炒股的,平均资产掉价超过20%是很正常的,其中一部分人归零了。为什么?股市,就是当局开设的赌场。赌场的逻辑是反人性、反公理的。牛市的时候,人人赚钱,赚的钱是谁的?没人操心。这不科学呀,没人出货,但却人人进货,哪儿来的?其实,你们赚的钱,都是后人的,就是未来接盘亏钱的那些人的钱。这个逻辑是荒谬的,一点财富都没有创造,却有人发了财,显然是掏别人的腰包嘛。房地产也做成股市了,因为也在炒作、也是赚取将来亏钱的那批人(接盘侠)的钱。
如果你是做金融的,记住三个字:跑得快;如果你是做实业的,记住三个字:坚持住。
纯粹的文化产业,在中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文化产业,其实都是政治产业。
20万亿的地方债对当局来说不是问题,可以忽略。地方债一定会通过地方政府摆平的,谁不能摆平谁下台。就这么简单。当局真正关心的是国有企业的76万亿债务。这才是头疼的事。怎么办呢?我们研究了一个对策:转嫁到私营企业。怎么转嫁呢?PPP嘛。用混合经济的方式,吸引私企来混合。成了固然皆大欢喜;亏了,政府的政府担着,被PPP进来的私企,就成了最后的买单者。所以地方政府这么喜欢PPP,这是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延期了啊。
重温福山先生在去年说的一段话:有很多理由表明,中国模式是难以持续的。它依赖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随着中国设法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这样一种高速增长不会再出现。中国因土地污染和空气污染而积累了大量的隐性负担,虽然政府仍比绝大多数威权体制更具有回应性,但是,一旦日子变得艰难,中国日益增多的中产阶级不可能会接受现行的家长主义体制。

 (完)





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Cultural splendor depending on the heightened development and brilliant of economy, politics, sciences & technologies and people's livelihoods, so being my answer 文化的辉煌取决于经济政治科技民生等的高度发展与辉煌


Cultural splendor depending on the heightened development and brilliant of economy, politics, sciences & technologies and people's livelihoods, so being my answer

余夫回信:文化的辉煌取决于经济政治科技民生等的高度发展与辉煌



羽离子 by YuliziQIAN Jian


这是我于十三年前的20031125日对一位署名为“囗囗ing Chun”的学人的电邮询问的答复。我近日偶尔在一张旧盘里的一批与他人的来往电邮中发现了在目录后被加注了星号的此电信,认为它至今没有过时,恐怕在可见的将来也未必会过时;所以我把它连同对方的来信一并粘贴到网上,仅将已失效了的电邮址略去了。诚然,信中所述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并不希望有多少人赞同我的意见。每人有些不同的想法,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
                                                                                                                  ——     羽离子

-------------------

老师,你好,
我上过你的历史专题研究课程,被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折服,希望以后自己也能够从事学术研究。我想请教老师,如何能够把握历史的社会现象?现在我在看先秦的诸子百家的作品,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辉煌的世纪,不知您如何看待?   
对于我们的专业,有时既为无所不在的发展机遇所鼓舞,又为难期大成的才疏学浅而懊丧,总觉得自己学习的心态很浮躁,找不到学习的门路。
总结两年的大学生活,课堂布置了很多论文写作,但对自己的论文水平不敢恭维。我想请教老师,写论文如何把握论文意识?如何判断一个好的研究题目?如何把握相关资料的运用和引用?
对于论文写作,我参考了很多杂志,报刊,有人说论文是文字垃圾,只是用文字堆积来换稿费和优秀称号,这给我很深的感触,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希望老师赐教,谢谢。
囗囗ing Chun


    

以下是我的回信:

囗囗ing Chun
你好,
我不知你是谁,但我还是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1. 除了抄袭和胡乱炮制的,大多数论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历史类论文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承续;是对过去社会的分析研究、总结认识,企图以此来认知现在和将来并为现在和将来提供经验。至于为了换稿费的说法是说者自以为是,发表一篇论文要么要作者贴几百元至千余元不等,要么稿费低于打字费。为了获得很难获得的优秀称号而毁坏健康和生命以研究并撰写论文的人可能绝少。即使因此而为,也是人的一种可贵的品质。
2. 中国传统文化最辉煌的时代早已过去。在21世纪里,中国传统文化中很优秀的一部分会比过去稍有辉煌,但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不可能是世界上最辉煌的甚或是次辉煌的;在第22世纪,也不一定是;虽然可部分地与其它的优秀文化并驾齐驱。因为一:文化的辉煌取决于经济、政治、科技、民生等的高度发展与辉煌,而中国还有漫漫长路要走。这多条长路,中国在一个世纪内还不大可能都走完。二:除了有不少优点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粗糙、低劣、伪、僵化、狭窄、片面、自大自满、落后、腐朽的内容太多且常与优点等结合紧密;它的这些部分面临的是脱胎换骨地涅槃的问题,而非在革新之前就不知天高地厚地绞尽脑汁地去辉煌的问题。
3. 诸子百家的作品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早期,非常原始和简陋。两千年来,对它们的盲目尊崇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制约了创新,扼杀了文明的活力。对之尊其佳而不痴崇,有破有立方可。
4. 很高兴你有愿从事学术研究的朦胧的想法。
学习心强而不知从何学起,未必都是浮躁;好学就很好。……
论文写作并非只是如何撰写的问题,涉及如何调查、研究、创新等等。你提到如何确立论文题目,如何把握相关资料的运用等,无不如此。由于门道很多,难以在此短信中说清楚,容得便时具说。
祝诸般好。
                                                                                                                   羽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