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suggested to plan and start-up the project of "decipher the engraved characters, which might be the earliest scripts in China left by the ancient residents, unearthed from Neolithic Qingdun, Jiangsu and other ruins more than 5000 years ago"
Proposer: Yulizi (QIAN Jian); May 6, 2019.
建议人:羽离子(钱健);2019年5月6日
出土字符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华早期文字释读工程
以上已知事实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华民族的文明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弄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史,并向世人展示过硬的文物证据和提供严谨可信的鉴定与研究的学术成果。
二、国内有条件的地区都在努力发掘文化积淀;争取弥补文明史上的空白或短板
分布在陕西省西安附近的半坡、姜寨等各处仰韶文化的陶片符号、以及湖北省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一些刻划符号,大约和青墩麋鹿角文字同时或稍早几百年。但这些符号也依然只是单个地在陶片上存在而从未成组连缀地出现过。
惟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个别符号、安徽蚌埠双墩的陶片上的符号、河北裴李岗文化的杨家湾和磁山的陶器刻符、甘肃秦安大地湾陶器表面的装饰图案、湖南长沙南托与大塘的图画等,都早于青墩时代,但它们都不是文字,仍然只是单个的图案、装饰图画,或在某一陶器上仅仅是单个出现的符号,甚至残留在陶片上的只是整体装饰图案的一个角、一个局部。这些都无法被看作是文字。
至于被宣称是古文字的湖北省宜昌市杨家湾陶器上的图形等等,以及内蒙古阴山及红山文化的大黑山等地和宁夏中卫北山大麦地、贺兰山等地的岩画崖刻等,要么还是停留在陶器上的单个的刻画图形的状态,要么只是岩画、岩刻的黄羊、鹿、狗等动物而已。
另外一些所谓的夏铭、草原骨刻文、玉石文等等,即使是持有者自称的其时代,也都远远地晚于青墩时代。而其中的少数纹形是因自然界的理化性或生物性侵蚀而生以致被误认;而大多数则被认为是当代商业性的或其它意图的新制作。
……
三、文字成立的基本条件与海安青墩字符的认定
如果解决了部分青墩字符的释读问题,其对中华民族、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正确认知,都深具意义。而且,海安也就是中华民族文明之光升起的圣地。
我在2004年编撰给同学们观看或课外参考的课件《文明的曙光——对青墩的考察》中提出了能被称为文字的两个基本条件亦即基本准则:
(一)文字要能被隔代和异地的人认识和理解。
(二)文字要能连缀成串,以可同时记录动作的发出者或动作的接受者,或同时表述事物的名称及其状况,等等;这样才可能最简单地记录知识或经验而传播。
然而,研究的结论是:所有已知的在青墩骨字之前出世的中国各地的符号的绝大多数,都是孤立地刻画在陶器或其它物体上的,并未联缀成文。唯独在甲骨文出现以前二千年就已问世的青墩骨角字已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并且有时还联缀成行。而且,青墩骨角字已经可被部分释读。因此,青墩文字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真正的文字。(以下为我释读的青墩出土的骨角字符之一的图示。这段骨角的背面另有文字。)
文字的发明,不是与农牧业发展、建筑的完善、城镇的出现、工具的改良等等完全同步的,不是同比进展的。文字的发明会由于各种偶然的因素而触发、产生,例如环境险恶又频频突变而必须占卜,从传言闻知外邦人会刻划符号以记事,为防止重要结绳被改或朽毁而仿刻结绳的关键表达式于骨角木陶上,不得不向天神表达诚意而不得不契木契骨等为凭,…… 文字的出现与其氏族、部落等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常是交替的而并非恒定正比的关系;这方面,世界各地屡有实证。不比陶器的泥坯,骨角很硬;上古人缺乏更坚硬锐利的工具,且操作艰难。但上古人仍坚持而为,可知其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而不可不为。
有些关心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所看到的青墩骨角上的符号大多只是横线、拐角符、竖线等的简单刻划,这些难道也会是文字吗?回答是:它们完全能够是文字。近似的例证之一就是罕见的欧亚大陆上古的伽文字、窦文字,它们几乎都只是一些平行的横线条、折角线和并不与之交叉的竖线条,似乎完全不可能是文字。
(图1我的已刊论文中所释读的青墩遗址出土的一枚麋鹿角上的刻文。羽离子绘)
四、青墩骨角字的字符资源比较丰厚
上世纪七几年时,考古队在青墩只做了很小片的极有限的探方式点状考古,就已所获惊人。而比诸探方面积更大千百倍的遗址区并未发掘。所以未出土的带字符的物品的数量必定有相当存量。这些刻有字符的物品不仅包括骨角件,还可能包括泥陶件、未完全腐朽的竹木件等。在上世纪考古时,几件布满刻划的麋鹿骨角只是被当作留有普通切割砸凿痕迹的残件或装饰件。在现场,也没有人想到其刻划他们是字符,也没有人意识到或短小或破碎的古麋鹿骨角上也会有字符。
因此,40多年前在青墩台地开新河与紧接着掘探坑时挖出的较多的断碎麋鹿骨角就被当作累赘的废物垃圾,而先后被重新挖坑埋掉或填沟凹了。我们在调研后获知,确有上述的事况;其先后被弃置骨角的数量还不小。而这些骨角垃圾极可能包含着重要字符。
青墩台地的范围并不大,但青墩遗址区和文化的扩散、影响的范围以及同文化圈的范围,又及与其它遗址的文化的交融、交接的范围则都很大。我们经田野调查而有知,周边与青墩文化同质的一些区域也蕴藏有类似的刻有字符的骨角等。而在与之稍远的一些上古遗址区,也发现有零星的刻符,它们与青墩刻符同属于一个定义表达性字符的大体系的可能性也较大。何况,研究任何古文字,最好都要有亲缘的或不同体系的类型来参照或对照。所以在本项目题中“以青墩上古遗址出土字符等……”里特地加入了一个“等”字。总地来看,研究青墩骨角字的潜在的字符资源相当丰厚。
五、目前对青墩字符研究的现状
我本人虽然已年老,但仍然有还未完成的沉重的科研任务即科研项目要抓紧时间地做;我自己已在一生中先后完成了预研究的数百个关于中外文化交流史等的自选主题的研究,也想要做;但我同时最挂念的仍是青墩字符的问题。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收集了全世界的不同的上古字符,积累了几千份中外文的相关论文和研究的素材;对青墩字符在其中的位置及特点等等了如指掌。如果再过六七年,已经早衰的我估计自己将很可能会丧失研究精力;所以想趁自己还有余力时能对青墩字符的研究作一些奉献;否则,我的知识和认知的长期积累,就浪费了。而要使其他人能对青墩字符保持十多年的毅力来锲而不舍地收集世界的材料等等,从而积累起相当的经验;也不见得真有人愿意。即使能有人愿意,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趁寥寥的深有兴趣和意愿的研究人员还能有力气研究时,建议海安方面能尽快地努力争取解决关键的增加研究所需材料的问题。
六、增加研究用刻有字符的骨角等材料的途径
为研究人员增加可用于研究的带字符的骨角实物,是本工程的重要目的。否则,研究就无从谈起。目前可以获取研究所需的带字符的骨角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申请从南京博物院等调回几乎全部的此类物品,无论残破,皆清点收回。这远比仍让其在彼处仓库的角落里再深藏几十年而罕有人知晓或乏人问津要好得多。对无法交还的,海安方面派人前往该单位商请彼方或我方对之一一记录、测量、拍照、检验等,并商定允许我方研究人员例如我等可到该馆甚至驻馆研究其文物实体。
二是请当年的老人指示40多年前曾经倾倒或填埋废弃的麋鹿骨角包括其碎片等的具体地点和河沟等,请人将之重新挖出或捞出以细致检查。此事不宜延迟;因一二耄耋之人,一旦不在,线索就断绝。这不是考古发掘,只是保护性处理已被弃而在毁灭的垃圾,不涉及法规的限制问题。如发现有刻划字符的,不论残全,皆交给博物馆登记建档以藏。
三是以采集中国早期文字等的重要理由来向政府的职能部门申请部分发掘青墩遗址区含远在青墩台地以外的潜在的遗址区;以获取更多的字符实物。如果专业考古队在这些地点的作业中有重要发现;再申请调整、扩大发掘区域。
七、地方政府应助立甚至主导这一文字研究工程
现在的政府领导人普遍地都能力很强。相信海安地方领导中当没有颟顸短视或懒政的人。寄望政府能多为未来着想,多为民族着想。文化也是核心竞争力,倘能善加利用,其惠泽将会十分长远。上述建议如果被采纳,则宜为一项政府主导的文史工程,而给予科学的规划和踏实的操办。政府可委托具体的社团、部门甚或学人来承负工作。要注意的是:因研究资源的采集、研究的艰难探索,藉以对外宣传海安等,都是不断推进的长期进行的工作;也因这类研究需要学人的多年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等;所以在时间上,不可限定也无须限定时期。长期性,是本工程的一个基本特性。
(图3 青墩遗址出土的刻文麋鹿角。王其银摄)
我本人不参与该工程的管理;虽然一些研究所需的支出应该报销,但本人不介入该工程的经费事务。本人将是退休的研究人员,主要是自己从事研究和参与一些本工程的研究方面的其他工作。
现在是千年以来的中国的工商业等未曾推达过的经济和文化一起繁荣的时代。先民留给海安的文化瑰宝应该值此时代,而被拂去尘土,擦洗出灿烂的光彩。
海安已建成青墩遗址博物馆,该馆内部即将开始内部布展;这很好。博物馆不仅是文化普及的场所;也必须服务于研究:即为研究提供所出土文物的总目、各种原初的考古记录和已做过的对文物的检测记录等等;要积极地索回研究所需的文物而不只是观览所需的文物而坚持不断地补足和丰富文物资源;为研究人员提供所需的文物实体;同时博物馆人员自身也尽可能做一些研究。如果层次再提高一点,还应该是对可能的海内外学人涉及的青墩文化研究的服务中心。
希望博物馆能多联系各地各界的有兴趣的学人、宣传者、潜在资助者等;也包括联络我们等研究者;并使我们能在文物的细察、摄拓、检测、电瞄、化验等方面得到该馆的真诚支持和协助。该博物馆可以在各方面的工作中主动发挥起较大作用;但其开发、参与研究及服务于研究工作的人员与经费,则是海安市不得不预为绸缪和划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