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打算把此文贴到Blogger里,因1月29日,我博客里转发的一篇完全无涉政治什么的忆介百年前的科技幻想的文章竟然也被自以为是的判官---“网络管理员”随便地删除,所以就将这篇近50天前写的文章重新上网。)
谁在我新浪博客上偷着试发博文?
Who Fraudulently Used My Name on This Blog
to Publish an Article?
to Publish an Article?
羽离子撰 by Yulizi
Keywords: Hacking, Illegal invasion, Impostor,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我已一个星期没有来我自家的新浪博客了,日内可挤出点时间了,遂来这自留地里看看。嘿嘿,竟然新长出了一株陌生的野草!
这株野草就是2013年12月10日早上5点6分34秒上传发布的网文《试验01》;而这时,我正在被窝里做梦呢!
看来有不少人特别关心他人;总想弄清楚他人已经干了什么,藏了什么,正在准备什么。所以我的另一个博客——人人网博客被那些关心人的可爱人士不留名地先后地分别地从我从未去过的不同地方悄悄地近程或远程地闯入了本人的写编平台和私密空间又悄悄地退出了好几回。起先,拙夫对此还是有点诧异的,但在一次于公交站台上邂逅了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听他说此等事实属平常之后才对之释然无睹了。
不过这次,这位不舍得留下姓名的隐身人还花样翻新,竟然代替我发了一篇博文。只是这篇名为《试验01》的博文只有标题而不见内容。但仔细一想,这身手不凡的蒙面人或是用什么隐形文字所写,不过是我等肉眼凡胎者无法识得罢了。这位隐身客还一鼓作气地进入了我的新浪微博,也成功地试验了一下在我的微博里转发此博文。
既然是“试验”,那么是试验什么?中子轰击?基因移植?声像导引?纳米渗透?……自然都不是;当是活学活用古老的技法——冒名顶替也;因为已经在标签栏里仿用了我的“羽离子撰”的签名。古代有真假李逵,真假武大郎,真假孙悟空,今世也有真假劳动模范、真假凶手、真假收税的、真假丈夫、真假女人……;洋人也有真假丘吉尔、真假斯大林、真假梦露、真假杰克逊、…… 连账簿、钞票、情书、手表、肥皂、老鼠药等等都有真假,人岂能没有真假? 因此,冒牌者大可以说其行径正是继承宝贵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的体现。
要弄个假羽离子干什么?试验完成后可以正式地干啥呢?这天机可能不会泄漏了。至少,到必要时,替代你发一下言、说点什么话什么的;嘿嘿,那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让情况变得大不同了!
或许是做试验的人太辛苦,疲劳过度以致一夜未睡而昏昏沉沉地忘了把他或她试发的博文和微博及时删掉,所以不巧而让拙夫有幸欣赏了一番。
其实这世上已经有一批“羽离子”了。自从外交部主办的《世界博览》杂志于2000年约我每月写稿而在该刊上连载了约两年的海外散记起,网络上曾经出现过几十或近百个不同城市的闹着玩的年轻的“羽离子”发帖闲聊或留言。隔了两三年,还剩下至少二十来个非我之外的“羽离子”。其中有男有女,有大学生、中学生、男警官、女白领、IT高手、游戏迷、军迷、英文小品作者、邮递员、海外的留学生、……有的还会写诗、唱歌、骂人、发飙,多半是纷纷地才情初现。例如一位羽离子的内心独白是:“快乐的日子,总是令人期待。……我从千里之外,遍寻你的足迹,只为了合上你的节拍。……”颇有韵律的美感。
好在我对年轻人借用我的名号一事比较淡然。我又没有什么身价地位,人家借我的名字用一阵,多少还说明对本名号还是觉得有点乐趣的。
前几年,我注册博客和微博时,还因已有“羽离子”注册而安营扎寨了,致使本人不得不在此名后加一短横或加字母等等才被允许注册。也就是说真羽离子不得不让位给假羽离子了。今年再度注册腾讯的QQ空间,发现该空间竟已经赫然有了写作“钱健,号羽离子”的注册名和网名。这不就和本人的简介用语完全一样了吗!
大致瞧瞧这“钱健,号羽离子”的“说说”、“日志”和“动态”,已数量很大。刚才特地去访问了一下,该勤劳小生已贴出了745张照片,发表了1984条说说,记了102篇日志。这样发展下去,一不小心就会炼成文豪而难免不著作等身了。从其日志之一为“工程造价管理概论练习题”的情况来看,该生是位学建筑学的大学生。他的另一篇日志的标题是“你若不离,生死相依”,想来对于哪位姑娘来说,必是个好青年。
这位青年还曾在网上表白:“我爱她,她叫囗囗。”等于是向世界宣布,她已名花有主,从今以后你们都不必再和她调情啦!否则,大概就要打断你的狗腿!!
我真想写封短信给这位连同我的姓名与号都一起借用的小伙子,请他另择雅称而不必再挪用我的了。因为不希望今后朋友们在网上听到大呼“囗囗囗,我爱你!”或看到“发一个下午的呆,不言不语!”等等时,被“我”惊吓得尴尬无措。但犹豫再四再五,直至今天都没有写成一字。为什么?因为好像没听说有什么姓名法,我能叫得这名字;别人叫了,也不见得犯法吧。这还真让我老夫子有点束手无策啊!只是如今,不管怎样,我还是向这位可爱的孩子建议两句:
几十亿年里就你一次生命,不要辜负了这极其短暂的一生,不要憋屈地生活在别人的名义中,勇敢地活出你的自我来!不要等到老了才想到如此,那时已经晚了。从年轻时就开始,让你自己的思想飞扬,让自己能对人类的历史有独特的奉献,让你能高昂在浑浊的尘世之上。
(羽离子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