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atter whether my
suggestion was seriously taken by interested parties or not, this suggestion, a
separate research report under the title A Proposal And Urgent Works Claiming the
Nantong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as the World Heritage and my other
papers on the same topic written by me since 2001, a gentlemen solemnly said to
me, “which have been and will necessarily be the important documents lasting
along the history of the Nantong culture. " Some people including the officer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with their understanding, reflecting, visions to this
proposal and their work capabilities would certainly be judged after a few
years even decades in the future. Moreover, my proposal is much lon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is paste in barely thousands of words here, and is in a detailed
scientific report in more than 150 pages compiled by me and my other relevant
writings.
(无论本人的建议是否被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对于此建议书和本人自2001年起先后提出的另一份建议书《把南通近代工业社区报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议和迫切工作》等等,一位先生郑重地对我说:这些必然是南通文化史上的将永存的文献;一些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人们必定会在那时以此来评判几十年前的地方人物在理解本建议时所反映出来的眼光、胸襟和实际能力。何况,本建议远非只是此处贴上的三千字的长度,与之配套的是本人为总编纂的长达150多页的长篇的研究性的翔实的科学报告及其它阐述。)
建议启动把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遗产申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准备工作
Start preparation
to recommend the Tangzha–Nantong industrial society near Shanghai into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羽离子撰 by Yulizi (QIAN Jian)
2005年2月2日世界遗产委员会颁布长篇文件,重新表述了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criterions(常被译为标准),总共为十条。前六条供评估人文遗产时用,后四条供评估自然遗产时用。规定任一遗产只要符合其中的一条,就达到标准以可申请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符合前六条中的第2、第4、第6这三条。
其第2条是“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在建筑、工艺、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方面展示了人类价值观之间的重要交流。”在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以大生企业为代表所体现的西方式的工业文明、以中国第一所高等纺织学校——南通纺织专科学校及小学与中学为表征的早期现代化的教育、仿照上海育婴堂制度的舶来式的慈善事业、包含了公园、桥梁与公路等等在内的市政工程、由大型车间改建成的以演戏兼映电影的银光大戏院等的公共娱乐、无处不在的工业时代商品经济的生产关系、随之而伴生的工厂主、产业工人、职业管理者、律师等等新的社会阶层、所实行的参考了西方的区域性自治的模式,连同各种固有的中国传统,发生在清末民初的这一切正展示了东西方人类价值观之间的重要交流,而这一交流的意义又非常巨大。这一当时就已闻名于中国的社区打开了一扇让更多的人由此展望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的窗口,创造了一个东西方的劳动与生活的方式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可以在此交流、融合的实验基地。这种交融包括东西方文明间的对话、互动与相容,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间的冲突与调适,大工厂经济与小农经济的轩轾与互补,机器生产与传统手工作业的敌对与衔接,新文化暨新的生活方式与旧传统暨旧的生活习俗间的斗争与妥协、思想与文化体系的崩溃与重建等等。
其第4条是“显示了人类历史上的某些有意义的阶段的代表性的建筑物、建筑学或工艺的整体,或景观的某类突出的实例。”清亡以前的中国所有的开埠城市有90多个,都无一例外地主要以商贸活动来开市和兴市,只不过其中一些城市的工业化程度比较高一些而已。但南通的现代化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运行的,即是沿着工业化的道路而发展的。南通的早期工业运动也不是普通的工业化,而是一场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曾是一场秉承了中国古代旧衙门经营工矿业之旧制的清王朝保持垄断性统治的自救运动,它不可能去推翻旧的政制、不可能关心城乡的改造,社会的变革。而与之异道殊途的南通的工业运动却催生和建立了洋务运动所没有建立的新的金融关系、商品关系、完全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及与社会的新关系。南通所走的这一条以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现代化的独特道路虽然历尽艰险,但其对现代化的深度作用力却十分巨大。且其领导人从一开始起,就带有明显的改造社会的意图,所以能积极地变革生产关系和催生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新的区域社会和政治制度。也因此,唐闸并非只是一个工业区,而是一个工业社区。唐闸-南通的近现代工业社区是中国唯一体系完整、标本意义突出的此类社区。在这里,它曾经蕴含了近现代中国人的改造社会的早期梦幻和许多勇敢的追求,一个不平凡的“新世界”的崇高理想就曾在此孕育而生。
仅就其社区的“整体,或景观”而言,无论其近代型的厂房、闸坝、驳岸、码头、仓库、水塔、道路、桥梁,还是住宅、商铺、医院、浴堂、园林、学校、幼稚园等等以至整个区域的结构与功能分片,都具有浓烈的清末民初的时代特征。其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曾经是某类景观的突出实例。此处“建筑学或工艺的整体”的原文是architectural or technological ensemble。也就是说,依据此条准则,要求被遴选和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必须是ensemble,即是一个集合、一个整体。这一整体包括其区域内的房屋、道路、空地乃至技术以及生产与生活的原有景观。今日的任何重新规划的较大幅度的改造、拆建、美化这一整体景观的做法实质上都是一种对其原有的珍贵价值的破坏。
其第6条是“联系了一些带有各种观念、信仰、杰出的有普世意义的艺术和文学作品的直接的或实质性的事物或仍生存的传统。”这是直译,但英文原文使用了特别强调句式,即特别强调如果“实质性的事物或仍生存的传统”“联系了一些带有各种观念、信仰、……”的话,可以被列作世界文化遗产。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是在“张謇,一位在二十世纪初期之中国的领导性的社会改革者和工业家。”(《大英百科全书》英文版语)的观念和信仰的指导下建立的。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承载着其时新的生产力和新兴势力的代表张謇的理想和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未来社会的憧憬,最后催生了西方式的议会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远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光绪三十四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掌控了实权的西式议会就已经在南通诞生,推动了近代中国向民主与共和迈进;从而为中国的近代史浓墨重彩地写上了光辉的一页。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舍我其谁而当之无愧地符合这一条准则。
被评上的人文遗产必须至少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前6条准则的任何一条。在了解了上述准则之后,可以清楚地知道以上诸准则事实上是比较宽松的。比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的意义要低、情况要差的国外的多处工业遗存都已经被批准加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困难并不在于准则如何如何,而在于是否能被排入侯选名单和是否能从侯选名单中出头。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让世遗组织有更多的选择,更多元、更有兼顾性,而不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也是为了避免为世界文化规定一个更为狭窄的“标准”。而在2005年2月世遗委员会修订世界文化遗产的录入准则之前与之后的各种有关的解释性文件则更加有利于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的入选。
我们一一考察了已登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各国近代工业遗存的情况,了解了六大准则的运用是充分顾及到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而十分灵活的。以比较恰当的尺度来计量,迄至今日,国外已共有18处近代或早期现代的工业遗产和工业化社区遗产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英国有7处,德国有2处,法国有1处,奥地利有1处,瑞典有2处,芬兰、波兰各有1处,美洲有3处。迄今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则一处也没有。日本因为土地的窄小而不得不以摧毁旧工业的方式来开创新产业,因此除了三菱军工体系刻意保留的旧工厂外,较大的旧工业区难以保存。
而中国国家文物局最近一次公布即2006年12月15日公布的“中国最新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其遗产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却偏偏没有任何一处工业文化遗产被列入其中。因此,目前在全亚洲的同类遗存中保存最完整、社会意义最大的唐闸-南通近代工业社区在未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大过了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尚存的其它的一切近代的工厂和矿区。如果南通方面不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来及时开展对本地文化遗产的有效的全面而整体的保护工作以及启动将之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系列工作,则将必定会使后人深感痛惜。
关于国外已入录工业遗产和国内各地欲报工业遗产地的实际情况、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保护的法规政策与房产问题、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申遗的程序性工作以及关于南通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建议等等、可详见我们于2007年11月完成并印装的151页的长篇研究报告《把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遗产报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对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作出详细的理论和史论论证的羽离子著,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章开沅先生和田彤先生在次年为撰了长篇评论的《东方乌托邦——近代南通》一书以及本人的其它论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