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ng one of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Prehistoric Gods Armed to Their Teeth
读《武装到牙齿的史前众神》后小榷
by Yulizi (Jian QIAN) 羽离子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的考古学家王仁湘先生曾在互联网上发表了《武装到牙齿的史前众神》之文 (网上一搜即得)。文长,故分成上下篇以发。中国新闻网等也给予了介绍。日前又见友人在小网群里推荐之,故再读。
在此文里,作者辛劳地细心汇集了八十件左右的华夏上古的陶、牙、骨、石、玉、铜等质地之文物的较高清图像;这些很能说明在那漫长的史前时期里至金石并用之时,南北各地神人长有獠牙的现象,还有助于追溯各处神人像的可能的源流;所以此论文值得被注意。
这里小榷此大作的结论之一即最后所称的为神像配附獠牙是表示了古人的野猪崇拜的这一结论。
文称:“还要提到郭静云一次名为《商代礼器人面寻钥》的演讲,……她明确指出高庙文化的獠牙是野猪獠牙,他们当时是对野猪崇拜。她例举各地崇拜野猪的遗迹,注意到野猪獠牙在一些考古学文化中的发现。她说北方兴隆洼文化中期是崇拜野猪的猎民文化,渭河流域半坡文化对野猪崇拜,只有男性随葬野猪獠牙……这个判断大体符合实际”。
对此,我的拙见是这从原俄国犹太裔的汉学家郭静云的立论引出而认可之的结论难以成立。因为:史前时期的人类无法生产出足够的食物,各部落间、各族群间、彼此争夺狩猎和农耕区域等等的残酷斗争持续不断。所以,被崇拜的神必须是能威胁、恫吓其他族群,而能保护本族群的某一很厉害而强悍的象征和精神支柱。简言之,应该只是獠牙例如野猪等的獠牙有强悍性,故而可构成上古人崇拜的一部分,而非野猪崇拜。野猪,只有被捕杀以食其肉,寝其皮的份。
古代欧亚非大陆的一些部落有把被猎杀动物的头颅去除皮肉后将之悬挂以彰的,看起来牙角狰狞。这不是被崇拜,而是用以宣示追捕者和这个部落的英勇。一两个世纪以前,非洲的马赛人、哈贾人、桑人等等中的一些村落还仍在其聚居地四周的栅栏或树篱上挂着羚羊、疣猪、鬣狗、狼等等甚至狮子的呲牙头骨;并非是崇拜它们,而只是展示这个村子的厉害和富有。
其次,从商周青铜器可知,上下长獠牙交错的图形表达,只是到了商代晚期才出现于其上;因此,部分古陶器的生成时代就不得不需要重加谨慎的斟酌。
商代起,着意对獠牙刻画的情况大减;以至其在一些类型的物品上消失。拙以为其原因之一实是进入粮食产量已可相对稳定的农业社会后,不大需要以前狩猎时代的凶猛搏杀了。再一方面,青铜武器在逐渐普及;此时再威武的獠牙也比不过青铜刀矛了。所以,只在少量的器物上,还雕刻有獠牙。而到了更后来,就几乎只有在起到看家护院之类的恫吓蝥贼的铺首、锁环垫片和极少量的其他物品的兽面上还留有长牙了。
另外,文中被列图的个别文物,例如某玉质文物,尽管已被海外的博物馆收藏;但我仍然难以轻易相信其是古代的真文物。
碰巧也研及上古的这类物事等,故顺便短榷。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