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Identifying Two Antique Bronze Wares 辨辨两件古董铜器




Identifying Two Antique Bronze Wares

辨辨两件古董铜器

羽离子 撰 by Yulizi (QIAN Jian)



据说常常有不少文物会流入市场,因此市面上文物的品种丰富。这里介绍辗转于文物市场的传世物生坑物各一件。
    传世的是一个带波斯风格的铜壶,其质地近似于中国沿海省份用来制作水烟台的青白铜。








    这件铜器简直就是个奇葩,貌似阿拉伯式水烟罐却没有吸嘴,作熏香炉用也同样没有进气通道。上部仿汉代宫灯却又不能点灯送光;况且,要是灌上点灯用的柏籽油什么的,因其重心太高却立脚太小而难免哪天一不小心倾覆从而引起火灾。顶上蹲个大鸟但鸟翅竟然是用现代的铜管敲打和焊接而成。还从早期青铜器上复制了一对本是把手的狮虎形走兽却不让它们抱住壶肚而使之挤缩在无法用手持稳的器物的根部。
    可尊称此器从上到下是由匠人所能知道的不同朝代不同国度的器物的局部型制拼凑而成;即使连表面的花纹图案都出处不同。其上段颈部是中国周代的夔纹;大肚之上半部是欧洲中世纪僧侣们手写经书上的花体拉丁字母及枝叶的装扮;大肚之下半部是分别有见于上古华夏的玉璧和隋唐铜镜上的图案。它们在被打磨擦拭得如此光滑后更加显得彼此难以关联又不相协调。
为了节省纯原料和铸造成本,而采用廉价的杂铜熔铸。其中锡等便宜金属的比例过高,少量的磷、锌、铅等成分亦驳杂,因此该铜器的质地灰暗难看。
    中国民间工匠未必十分了解外国的艺术文化和工技,但仍然充满了想象力;所以制作的这尊头大脚小的外国壶,自然就让一般观者匪夷所思,叹为观止起来。








    这里所介绍的生坑古物是一个圆柱体型浅浅的容器,其上的铜盖上爬着五兽;其质地是青铜的。

盖面的五只兽有点像五条龙,但不能贸然肯定。其五兽的布局有点像古代东西方的宗教等建筑上都出现过因而闻名于世的三只造型一样又环绕于一个共同中心而奔走的兔子的图案。文物商人说这是商周的东西。顾客是中年人小黑的朋友。他的朋友当然是对有缘经手的此先秦青铜器垂爱有加,所以在今年5月花了一万块钱把它买下。但他很虚心,托小黑带着这件青铜器去请一位专家指教一番它的来历和用场。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先生看了好一阵后,开口所说的是:与其说这东西是商周的,还不如说是上周的!
此器只能采用需时日长久而技艺繁复的失蜡法来铸造,且蜡模只能使用一次而毁模方能成器。如若再铸,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成本太高昂。这就是为什么商周的大凡精美的青铜器都只有一件的根本原因。若非要件,更不可能不惜工本地再三精制蜡模以铸。该器从型制、工艺到铜锈,自然问题不少;但主要问题还在于此件曾在南方被“挖出”,后来北方又“出土”了完全一样但时代更古老的是物,如今又出坑露脸于江苏;这只能让鉴宝者要么怀疑古器会在地下穿越,要么怀疑自己已不在人世而是正在魔幻空间里到处穿越。

以上这两件各有些代表性。文物界的乱象是由来已久;各种古物、“真品”层出不穷。高仿瓷器、真银新造的清代银圆、用染色药水浇泡做旧的明清木家具、真假难辨的绘画与书法作品、异体拼接的化石、……几乎所有时代的古物、文物、所有艺术大师的作品,只要能卖钱,如今都多半已有被仿造甚至被成批仿造的。例如,难得挖到的寥寥可数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等的玉器,现在已是充斥于各种文物商店和拍卖行,遍布于全国文庙或武庙门前、广场和地铁之中以及高架桥上的地摊上。因为,这些年,使用各种高速机器来成批地裁切雕琢、修磨去痕,又用烟熏火燎、高温高压、污油浸裹、射线通磁等来炮制、生产“正宗”古玉器的能力已经是原始社会时代的几千倍。

假文物、臆造品、赝品等的危害远非只是骗取了受害人的钱财;其更大的危害还在于严重干扰了历史学家、学者们对以往社会的判断。它们使得历史研究和社会研究,使得对思想和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的研究被严重误导。最终使人类看不清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恐怕还因之而弄不明白自己的未来! 

                                      (羽离子 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