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星期一

My speech “how to establish effective channel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to supervising and restraining the protection project of Tangzha industrial heritage”


My speech at the discussing “how to establish effective channel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to supervising and restraining the protection project of Tangzha industrial heritage” 

完善领导机制、扩大公众参与、遵循规章保护:关于对唐闸历史工业名镇保护与申遗的建议座谈会上的发言 

羽离子 by Yulizi (QIAN Jian)


    201634日上午,若干研究人员参与了名为“如何建立有效公众参与渠道,监督与规范唐闸历史工业城镇保护工作”的小型座谈会。我所言及的全面测绘、史实调查等等仍是对本人的从前意见的再次强调。会议记录经各人订正后,由陆嘉玉先生和我等分别地报送南通的市委和市政府。现把其中明确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及迫切要求而被人称为重要意见的本人的发言粘贴于此。所述内容于今依然适用。)

本人早先起即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唐闸申遗,并为之进行了核实理论准备、论证、计划的拟撰,以及主持过这方面的重点科研项目;因而较熟悉一些情况。感谢姜老(姜平)组织了这次小型的座谈会并出面借到了张謇研究中心的因树斋的玻璃亭以聚谈。……唐闸的工遗保护,有其成绩;但工遗保护中的重大缺陷和“保护性”破坏的问题十分严重而刻不容缓,所以我今天主要谈这方面的几个问题。

 

(我于2007年7月拍摄的唐闸老工房)  


一、在唐闸保护方面,对照市里、省里与国务院对历史街区保护的要求、与世遗委的保护原则,究竟还有哪些差距待弥补?这本来是不需要我们来考虑的;因为唐闸申遗已是南通市政府的计划目标,南通市人大早在2012年就批准南通市政府将此作为施政工作。江苏省政府也已批准并支持唐闸申遗;所以这应是政府的事。 
我在所主撰的于2007年、2008年先后印装的政府对策报告里提出了如果政府在决定了计划申报唐闸-南通近现代工业社区为世遗项目后,自然需要先建立一个相应的工作组或一个综合性的办公室,以从历史、文化、景观、研究、文保、经济、管理、外联等等方面来强有力地指导申遗工作。后来已经设立的唐闸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办公室,到现在已运作两年了,达不到上述期望,更达不到对唐闸保护与申遗的工作要求。 
唐闸作为中国工业名镇,遗产文化的核心区,国务院批准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对它的保护要求是非常高的。目前的该保护办公室人员的知识结构注定了,它必须要借调、引进必不可少的专业人才,譬如历史学专家、景观学专家以及工业、农业专家、精通多种语言的翻译人才等等。此外,它还要有强烈的社会意识,要及时地主动地获取社会信息和民众的意见。很不幸的是,现在的保护办公室与这样的起码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使得该办对保护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根本不能发现,对社会人士的发现和意见,也无法及时地捕捉。当今社会的信息交流多借助微博、微信、电邮、视频等迅速传播,你的办公室领导或骨干成员对处于社会发展的前列、学术与科技前列的人员们的意见都不能及时收集和主动获取,这本身就是保护工作的严重欠缺!这是当今从事一般商业、经济工作、公私工作等的人员应有的基本能力;更何况是如此重大的保护责职的担当者,更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能力。工作热情、态度与办事能力,这些传统的要求和优势当然不可或缺,却还不足以应对高科技、新型文化形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作环境。我们吁请市、区政府领导审视一下:目前保护唐闸遗产的机构中,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养,能否担当起保护唐闸的重大职责?如果达不到要求,应当加以弥补。 
当然,唐闸工遗保护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绩,尤其是原油脂厂区域的保护性恢复和尝试性利用。但成绩再多,一旦出现失误,或者极其重要的事没有及时弥补,那么,它对整个唐闸保护的工作带来的影响将会非常恶劣。
二、唐闸工遗保护上的短板目前还有好几块;其中最大的短板,是在保护程序上忽略了,没做好。保护程序中首当其冲的是测绘。别说是申请为世遗组织批准的遗产地,就是申报国家级的,首先要做的都应是对该文化遗产地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测绘。但申请世遗要求更全面的测绘,譬如现在留存下来的唐闸的河流宽度、河岸、城镇的街道马路、小街小巷、各种各个历史建筑、原有树木等等,全部要测绘,包括航空测绘和地面测绘,静态制图和动态拍摄等。这是一个较长期的而要刻苦付出的劳动。
测绘完了,接着是史实的补充。须组织人员进行挨家挨户的调查记录。这一类项目的世遗保护特别重视硬体遗存与软遗存兼备,尤其是社区性遗存需要相当的软遗存来配套。后者包括经济思想与经济形态的变迁,社会变迁,如家族史、族群史等等所反映的社会变迁,文化的变迁,宗教、战争冲突、深度作用的社会变革与改良,各种融合等等。虽然对于唐闸地区也已有过零散的、小范围内或个人自发的专题调研,但缺乏完整的科学而合理的普查和较充分的研究。  
这种程序上的和内容上的缺失,尤其是唐闸方面在上述程序上的缺失,已经造成了在贸然拆建后永远不可再弥补的遗憾。因为世遗申报是必须要做遗产区、景观区的深度而精细的调查资料的,而非仅仅局限在少许景观上,而且是不会认同重建的看似大概的景观和近似的模样的。国外不少申报世遗的项目为了达到世遗委对不同申报项目的要求,都做了这方面的详细的补充资料而作为申报副本递交上去。并且,遗产的实况还要经得起世遗委特派专家的实地考查和暗访(具体举例略) 
第三、国内有的申遗项目之所以得不到世遗委的通过,往往是问题出在不了解或不太相信含教科文组织在内的联合国体系的宗旨和工作态度。联合国的宗旨就是和平。联合国宪章不允许自己的各项活动给当地带来激烈的社会冲突,尤其是宗教的、民族的、信仰方面的冲突;对遗产的权衡也是如此。如果当地有明显的不同意见,很强烈的群体性的抗议活动,或者涉及到敏感的宗教问题、党派利益;那么这个遗产再好,它也不会被批准通过。世遗组织会采取将之搁置那儿,直到造成矛盾的因素消失了才会重新考虑通过它;可能会搁置十多年或更久或永远。这就是所有的特派专员们来遗产地,都会找各种不同意见的人,听取他们的声音,并作出记录的缘故。
世遗委的工作态度是认真求实的。唐闸并非著名于海外的遗产地,缺乏较大的国际知名度,所以世遗组织是必定要派专家来调查的。由于所申报的唐闸近代工业城镇属于一个综合体的遗产,因此他们会派不同领域的专家来考察、私访;会不只是派一个专家前来评估。这样的独立考察后所写出的各个方面的专家报告,对于委员会来说,才更客观,更有说服力。南通方面不要想能够象以往一些地区在世界文艺比赛、名镇评选等等中竞争什么时,可以去找找关系走走后门;在世遗委这个高层面基本做不到。你做了,被媒体等捅出来了,你会全功尽弃。所以,我们能够去做的,是只有按照世遗委的高质量的、严苛的要求,努力做好我们对遗存的保护工作和申报工作。
第四、世遗是个什么东西?现在南通方面对它还缺乏真正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最高级别的文物保护等级。(详解略)。我们来对照唐闸的遗产保护,除了油脂厂的遗产保护还能达到世遗标准外,其它的就大成问题。如果以为联合国再大的法律都不如中国国内的法律大,不需要听外国人的而要接地气;那么,这种认识只不过是诡辩或无知。任何地方不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以不遵守世遗的规范;但如果要加入,那就要遵守!
第五、组织申报工作上的不健全。世遗申报书的撰写以及对之的审查与议是一组非常科学化的工作。不仅需要撰写人员非常熟悉国际规则,还要有丰富的学识和相当的经验。而对南通市政府来说,不能以为已委托了别人来撰写就完全可以卸包袱了,交责任了。在委托资质部门编撰申报书的同时,南通市必须成立另一个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就是监督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着复核、检验、责询、督促申报书的编撰与修善甚至一些保护工程的处理的职能。这才是能最大程度地防止申报书实际上已经存在了重大缺陷却无人能质询的这种荒谬情况继续存在的科学的机制与程序。这个委员会的人员必须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抽调,还要各行业部门的专家加盟。不要嫌人多,要汇总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可与编撰方坐下来一起讨论,以帮助、敦促编撰方的修改。并且,申报材料需要经过好多回合的审查、修订,以臻完善;而现在的申报书竟然连我都不敢让看一看。不组建科学的评估、检查的机制,任凭利益集团玩弄,是南通市政府的严重失职。因为不能够保证编撰方没有失职,没有遗漏,没有某些方面的不明、不知道,没有错误等。我们了解的实际情况要比这里所说的严重得多!
其它的问题,不多说了。 
  
            

   

(本人和周清老师指导的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江海平原建筑艺术之研究”
团队成员杨芸、蒋蓓摄于2010年。




            2016329日起小范围交流;2017710日公开)



补充一段本人次年对读赞此记录文的网友的答复:  
        谢谢徐先生的赞同。唐闸城镇的原有结构和肌理等已经在这几年的“保护性开发”里大多被彻底改变。本该为申遗服务的工作却倒过来为申遗摧毁了宝贵的多数的基础性资源。且假的工人住房、工商业建筑、民生建筑,假的街道、文化文物点,假的建厂史等等还为申遗增加了很多自我新造出来的困难。虽然已晚,但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并尽力改正;则会在未来的世遗专家对照大量历史照片和历史记载的秘密考评中,终将百口莫辩且连申述的机会都没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