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rriage certificate of Zhang Jian’s granddaughter Zhang Feiwu is among antiques of a collector
张謇长孙女期颐尚在但其结婚证已由古董家觅藏
羽离子介绍 by Yulizi (QIAN Jian)
张謇的大孙女张非武出生于1916年,早年从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曾携二妹去日本遊学。
1937年,日寇扩大侵华,张非武决然投身于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引导了小妹张聪武也参加“义勇宣传队”而往前线出演歌舞与话剧以激励抗日将士。1938年3月,抗日游击队的战地服务团在如皋小马桥被日寇包围,随团做宣传工作的张聪武被日寇杀害。聪武的骨灰今存南通市烈士陵园。张非武则坚持前线抗日救亡宣传到1940年而改往重庆。1941年与昔日同学程欲明回上海成婚。
数年后,张非武与丈夫辗转抵美,以公司经营电器产品为业。1987年,张非武曾携子女回家乡南通,受到地方政府和亲朋故旧的热情接待。目前张非武仍健在而住台湾或有时侨居于美国。
揣测此证当是早先留在中国者,岁月与物事变迁而流落别处;让人不免有昔日堂前燕之感。幸有藏家惜护,方得完全。
南通的扫叶斋主先生是位文献暨古董收藏家,对本邦文物尤为属心;不惜重金,购下张非武与程欲明当年的此结婚证书以佑藏。以下转发他的博文与结婚证照片以供观览。此文献于历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也都可资参考。
转帖:
本邦文献之张非武、程欲明结婚证
扫叶斋主人
结婚证,一式两张。张非武,南通张謇之长孙女;今尚在,年已近百。张非武1937年11月随东北军111师北上离家,1940年,57军军长缪澄流思想叛变,把枪口不对日寇,企图打内战,残害青年,国共又一次分裂。张非武接受不了那种混乱局面,与吴质借去西安受训之名离开了部队,经西安转道到了重庆。在重庆遇老同学程欲明;后征得家长同意,1941年两人回上海结婚。张非武自此结束了她的戎马生涯。张非武非常爱国,正直刚毅,很有个性,有志向,有见识;原来也想读好书为地方效力,但未能如愿。她系家中长孙女,祖父、父亲在世时对她也比较钟爱。在家受到优厚的待遇,却主动投身于艰苦的抗日行列中去;思想变化之大,非他人所料。

程欲明,其与交通大学的几个老同学在美国办起人人企业公司,经营电器产品。总店设在纽约,分支店散在美国其他城市,同时在大陆、台湾都有分店。程欲明被分工去台北设点,在台北成立了肇明有限公司、甲泰兴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在南通申华化工公司的台方合作者、台湾合成橡胶总公司的原董事长殷之浩先生也是他原先的合作伙伴之一。身后又设立程欲明学术基金会。
费范九,张謇学生,名师洪,字范九,曾任商务印书馆美术编辑主任。
吴芳生,名德基,安徽省休宁县霞塘村人。1899年进南通张创办的大生纺织公司任公司驻沪办事处业务主管。先生平生喜收藏书画,收藏有明沈周、文徵明、清代吴冕、郑板桥等书法绘画数百件。芳生逝世后,其子女联名将书法绘画二百七十余件捐献给国家,现属上海博物馆珍藏。其人现安葬于海湾寝园海上名人纪念园内。
李耆卿,曾任江苏财政厅长。
一品香初开设在上海英租界四马路(即福州路),是清末上海著名的西餐馆。1918年,一品香已经迁到了西藏路,兼旅馆并办中西酒席。在国际饭店未开设以前,三东一品指西藏路上的远东饭店和一品香旅社、南京路的东亚旅馆和大东旅社;并称为上等旅馆中的佼佼者。从清末到民国,从四马路到西藏路,从西餐馆到大旅社,一品香的变化也折射出近代上海社会变化的某些方面。
近多费周折。初藏者收于上海,藏山东;又由上海结婚证收藏大家拍回上海。我知悉,花近一月时间与之沟通。其为情所感,吾终得藏;花银不少,得此佳品,甚喜。此证为绢印绫裱,开幅大气,37X32,形质素雅,远胜民国时别的大红大绿、图案繁复之证,更显大家风范。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