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星期三

REINCARNATION OF A SIN CITY 罪恶城的前世今生



Reincarnation of a sin city

罪恶城的前世今生


羽离子撰 by Yulizi (QIAN Jian)



   

              八仙城建立之前的静州的原东南片古城区  


位于静州市内南大街和环城东路之间,以及人民路和环城南路之间的是占静州旧城区四分之一的很大范围的古城的东南片。这一片主要是幽静的住宅区,区域内街巷纵横,建筑物鳞次栉比。该区的中心偏北处是始建于宋朝的原本占地较大的玄妙观,而在其东西南三厢,分布着不少高门贵第。仅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些深宅大院中的一部分建筑就因优秀而已率先被评定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出生时,位于这一区域里的丁古角的父母亲居住的宅院就在后来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在后来我们家搬到了更俗剧院西边一处有围墙和花园的独立的西洋式的住宅里,但在古城的这个东南片区里,还居住着我的小学里的要好的同学。


侥幸留下的古城东南区被拆毁之一角的照片 (照片采自于论坛)

   
     小学放学后,我们几位好朋友有时会流连在这里的街头巷尾,走家串户地穿行过不少人家。我们最常来的就是该区里的仓巷的朱家宅院等等;以至于今天闭上眼睛就还能回忆起门内通廊下光滑的石板道、院子里铺出了图案的青砖地面、我们在硕大的注满了水并种着荷花 的大水缸里戏弄金鱼、卧伏在砖土堆上拨开草丛寻觅蟋蟀,爬上高大的桑树摘取红得发紫的桑葚以尝,以及其它的诸般乐趣。    


                  
东南古城区里的老宅院(照片采自于“丁古角吧”,拍摄者佚名)


     1992年,本市对外宣布市区首批土地成片开发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施方案,公开向海内外招商。玄妙观东边和南边的古老的建筑群便被拆除而在原地搭建起了大片的棚屋,在让各种个体商户们进驻的同时继续招商。这连成一片的棚屋就是今日八仙商城的前身----招商场。招商场看起来象个巨大的简易的室内球场,里面分划成密集排列的各个铺面。大小商贩们弄来日用的各种百货,从色彩鲜艳的衣帽鞋袜、首饰、玩具、各种外国名字的化妆品、电子表、计算器,到港台流行音乐的磁带、掌上游戏机、嗡嗡鸣响的杂牌冰箱、起先较紧俏后来数量渐多的电视机、…… 在这招商场里都有出售。其中不少小商品是不知什么门道从香港、东南亚、韩国等走私进来的“水货”,多新奇小巧而且价格便宜,只是不久就坏或一用就坏;其能用的寿命多半在三个月或一天之间。
     四、五年后,静州市决定将这贫民窟般的招商场改建成永久性建筑。1997年,此工程启动。负责这一工程的是办事能力高超的副市长潘宝才。他大刀阔斧地拆除了这大棚屋的周边,腾出了更大的地方,主导了气魄宏大的新商城的建设规划,招徕了开发商在这里建立了崭新的三面环抱的成片楼群。潘宝才做主,将这片楼群命名为“八仙城”,意思是让商家们象过海的八仙一样在这里尽展其能。八仙城的房屋全部作商业性销售。因该地在千年古城的闹市之中,道路四通八达,故商机无限,所以引来无数商户竞折腰;楼群自然只是在停售一两次以观望行情之后便被争购一空。

丁古角原明代住宅的暴露出来的梁架,屋顶已被拆去。(照片获自于中国建筑遗产网,拍摄者佚名)


八仙城的崛起是带着资本发展的原罪的,天生就带有投机性的商业和住宅的开发与建设活动留给潘宝才的新宅就在八仙城,而副市长潘宝才终于半推半就地一步步地踏进了八仙城的罪恶渊薮。很快,因为收受开发商等各路商人进贡的从住宅到高档烟酒、从钞票到名表金器的巨额贿赂却又被人告发。为庆祝八仙城的建成而隆重举行了盛大开城典礼后的次年即2000年,潘宝才进了牢房。在他身后的牢门之外,留下的只是关于他家起出的须用卡车装运的茅台酒、名牌服装、古玩和名人字画等等是真是假的争吵,以及一口气买下其赃物的买主向法院起诉拍卖行弄假成真、以次充好而诓骗拍客的情节绵延的活报剧。智谋、敲诈和逐利的闹剧换了主人公而在尘世继续上演,并生生不息
不过,这名称俗不可耐的“八仙城”的商务业绩倒是十分地不俗。我们熟悉的一位人士当初一时犹豫而没有购买八仙城的门面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付以超高的代价来租赁该城的商铺,此后便随着房价和租价如春笋般往上直长而一天比一天地更痛悔不已。我无意以八仙城为样本和个案来写一部当代商业史,只是作此城的一二谈而已。
除了是去单位和自费地业余考察若干历史文化的遗存,我足不出户。2011年年底,因为冬日里要同好去海边采集东海神话、传说,所以在1224日的圣诞之夜,我请夫人带我上街,去八仙城买点文具以用。从南大街沿一条短街向东,快到八仙城时,人群已经熙熙攘攘。待好不容易移近八仙城,只见眼前的从南到北地蔓延一地的商楼的左右上下,到处是灯火辉煌,提醒着我们已经走到了八仙城的“城下”。
抬头张望,只见刚刚装修一新的该城入口的门楼上挂着十分抢眼的英文城名的灯光大字——Sin City”——“罪恶之城”



  
转过一圈后发现各出入口的门楼、广告柱、护栏等上到处是与之一样的新挂新贴的“Sin City”。整个“城”里人头攒动,街巷里的人流拥挤得只能挪着小步,真是万众躜趋罪恶城啊!因不见其它的戏谑情调,我意识到这里并无嬉皮运动,遂猜想当是装潢设计的先生弄错了,而在无意中把城名的新设计变成一场魔幻加穿越的新艺术,成了带有喜感的恶作剧。我叹之为难得一见的奇迹而随手拍了几张这一“罪恶之城”的照片(此处贴出的是其后的某个下午尚有些天光时拍的);但以后从来没有为之吱声

        
  
      
                      
2012年春天,市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件好事,即对市区以道路名为主的公共场所的英语标识展开了一次调研活动,历时两个月,一共揪出了包括英文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译文不当等等的错误81处。当年3月里,市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城市日历”里连续几天地报道了他们的工作成绩。电视台还顺带着要求市民们大家有心地看一看周边,把错误的英文路名找出来,以便把它们纠正过来。我并没有响应电视台的号召,在欣赏和佩服他们的成绩的同时,作为个人,心底里却总是不肯放弃不轻易揭人之短的旧传统。我的照相机里还保存着错得更离谱的本市其它地方的一些外文标志,也同样没有过意愿要为此而“举报”之。此后,“罪恶之城”的城名在四个方向的大门、高墙、牌柱等等上继续高扬,昭彰于世。
        2013年元旦前听说闹市区又在粉饰装潢以广招徕,所以在一天晚上,存意和夫人再到该地一走,发现负责装饰该城者已经不引人注意地把城名中的一个字母I换成了U,其它字  母只是被擦洗干净而依旧保留;这就把“罪恶之城”巧妙地转世成了“太阳城”——Sun City,一个光明灿烂的商城!           
 


      

    在回家的一路上,私自想,或许当初负责这商城装潢的先生并不是不识英文,并不是无心之误;误解的只是我自己。他或许是一位哲人,告示“Sin City”----“罪恶之城或许就是他的本意。他的本意是铭记八仙城的原罪而又惊醒这罪恶潜伏之地上的世人请好自为之以一路走好吗?    
前几天,我和夫人又一次去了一趟八仙城。该城的英文名一如往年,但各处的各式“城标”已刷洗一新。我们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向“城”中慢慢移动,没有买什么。八仙城繁华依旧,在红紫黄绿蓝的霓虹的闪烁和音乐及广告的喧嚣中,到处是请慢走、请试穿、高档香水请拭闻、讨价还价、担保是正宗货的赌咒发誓、生意不成的谩骂、察人观色的奸笑、热情万分的握手、顾客的冷嘲热讽、旁敲侧击地询问和揣摩真假、佯装不要了又时刻等着买主一松口就回头……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让生活变得便利和多彩的八仙城了。   

 除了在东边重新翻建的玄妙观仅存的大殿楼和另一处的迁置的古民房外,八仙城已无从前的任何蛛丝马迹。身处其光彩炫目的闹市,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想起也无从勾引起对其前世的回忆。只是在今之夜深人静时的家中,漫游的思绪忽然回到了那个地方的遥远的过去。它从前的紫琅石铺就的交错的古老街巷、一户户重门锁扉的小小庭院、婆娑大树之上的湛蓝明媚的天空、趴在窗台上嗜睡的白猫、挂着叮玲作响的小铃铛的小狗顺着静谧的小巷走过、…… 在我的眼前一幕幕地浮现;于是起床,把一篇先前的笔记稿改写成了这篇《罪恶城的前世今生》,只是没有想用心把文章的内容写的更聚焦一些。            

                                         


                                                         (羽离子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