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古代的中医与西医的比较而答客议
Replying a guest’s question relating to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ncient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medicines
羽离子
谢谢Pan君在阅读我转发的李喜鹊的《用外国传统医学提醒你什么叫“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文后的留议,我遂特地打开此不认为古中医超越了古西域医的所转之文的源文后粗略地看了一下。发现此文自2011年7月18日在人人网贴出以来,机器标示已接受了660个评论了。有讨论,是好事;只是我未得空尽读之。未予置评地转发此文,仅供有兴趣者参考;不代表我赞同此文的所有意见。
中医药有宝,良可珍爱之;但在近现代以前的古希腊-阿拉伯-古代欧洲系(这是一个相传承的大系列)的医学也有不少长处;所以中国史上向重大秦医、婆罗门医和海药、回回方等。古代中医一度相当开放,乐于学习所知晓的各国各族的医学知识。我拟严肃考论中国的经络学说本是源于地中海地区,只是在传入东方后在中国最终发育成一大学说与体系。惟我尽职于日常工作等外,还有些经世致用的研究要做;所以诸多计划中的一些没啥要紧的研究只能有待将来得便时为之。
匆匆作答如上,不求周全。
刚才竟然无法发送所写,原来是字数超过了限制就不能被发出;所以将此答粘贴到日志里。趁便,附上一图以稍减单调。此图是一部十一世纪前期问世于伊朗的伊斯法罕,然后又再版的阿拉伯医书的封面画。
画里正中跪坐的是位医生,传说他就是阿拉伯的医圣阿维森纳。在他的右手边跽坐的是一名女青年,而坐得靠近树边的是一位来自里海边上的郭尔冈邦国的青年王子。图画下面的则是两位为这位医生工作的药剂师。郭尔冈王子患上了无人能为之找出病源的疾病,且因无人能治而已成痼疾。医生通过为他把脉和较长时间的有序的询问,根据王子的答问和相应的脉象情况,洞悉了他的顽疾是因不断思想着某处住宅的人而焦虑不安、饮食无趣,从而使身体长期失调所致。医生又让人找到和请来该处住宅的姑娘,获悉了这位娘其实也愿意接受王子的爱。医生让王子当场倾吐了心中所想,释放了郁积。就这样,医生的把脉治疗不仅治好了王子的身体疾病,而且还使一对年轻人最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从这一诊断法里不难看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子。而这一部医书在百年后传入中国,在中国的一定范围内产生过长达几百年的影响。关于后一事,我二十多年前及数年前已有著论,因时间罕少,此处不重复。
一方面,域外的古代医学的确有很多比中国医学高明的地方;另一方面,中国的医学早在古代也影响了东北亚、东南亚、北亚,甚至阿拉伯地区等。东西方古医学都各有所长。诚然,于今而言,无论是古代的中医还是古代的西医,误诊率都太高,治疗的盲目性和无把握性以及消极的副作用等也常常较高,对许多疾病还几乎无能无力。所幸,医学和药学等始终在不断的进步之中。
(羽离子谨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